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是我的人......
而是我老板莫先生的人......
这话,没毛病,而且在李福照的心里面,不得不承认,这话,说的还真的够有水平的。
袁天帆,的的确确是一个“能人”啊,这“能”不光是体现在他的“专业能力”,更是他懂得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的位置。
他,究竟是什么身份,知进退。
在华夏的2001年,有着一部叫做《康熙王朝》的电视剧,在当时创造了超高收视率,被评为当之无愧的历史正剧。
由于它的影响力,所以剧中的不少有名有姓的人物,都因此被广为人知。
而在这其中,有两个人,背景相似,但是却收获了完全不同的人生结局,一个是周培公,一个是姚启圣。
此二人,能力出众,忠心耿耿,绝对属于治世之能臣,在康熙一朝中平三藩和收台湾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培公——
在京师形势危如累卵,出任抚远大将军,斩杀侯如海,整肃军纪;
以真金白银为诱饵,迅速击破察哈尔王;
单刀赴会,和平收服王辅臣,与吴三桂会猎胡南,最后兵部一纸调令,失落回京,最终在盛京将军任上郁郁而终;
姚启圣,顺治一朝,从巡抚高位一步步成为九品司厩官,在周培公的推荐下,出任总督,总领平台事务,台湾收服后,归隐西湖,应该说是逍遥善终。
大家应该看出来了,其实,周培公、姚启圣都是劳苦功高,甚至都做到了为人臣子,能够做到的极高位置,位极人臣。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尤其是周培公,单单从简单的蜡烛没有芯这么一件小事情中,他就能联想到有太监造反,应该是机敏非常。
可这。。。。。。为何落的如此下场?
关键在于三个字:知进退!
作为一个汉人,周培公的功劳是在是太大了,所以,在彻底击败吴三桂前夕,兵部一纸调令,让图海接任抚远大将军,当时,周培公也分析出了其中的原因的。
在后世,大的多数的人看来,当时周培公已经被人盯上,甚至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此时,他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急流勇退,但周培公没有领会到“藏”的深意。朝议之时,康熙拿出稻米,明珠等一干重臣都没有说对康熙的意思,只有周培公一人说出。
如此一来,周培公更是犯了大忌。
康熙是一代雄主,怎么能容忍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明珠等人朝堂之上是真的没有领会康熙的意思吗?还是故意说错呢?
别忘了,他们可都是看着康熙皇帝长大的。
反观姚启圣——
或许是已经经历的太多,看清了朝廷是怎么回事,官场是怎么回事,或许是已经比较豁达。
所以,在台岛收服之后,能够知进退,直接向皇帝告老还乡,真正做到了急流勇退,很好的保护了自己,当然,康熙皇帝也很上步。
毕竟功臣吗,并且还这么懂事,赏了西湖边上一所行宫,颐养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