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电影界有个说法是渠道为王,掌握了发行渠道,才能真正掌握市场。
王梓钧和邹文怀想要凭空进入日本电影发行界,是非常困难的,至少不会那么轻松地拿到发行权。
那么,就只能与日本当地的电影发行公司合作,或者干脆是出钱收购以目前日本电影界的情况来看,收购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日本电影这些年的情况。
日本电影在战后初期发展缓慢,但进入50年代后开始飞跃,大片场兴旺繁荣、独立制片也一度活跃兴起,并渐渐走出日本实现国际化。直到1960年的时候,日本电影年产量达到了547部的顶峰。
但从6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日本电影却因为电视的冲击不断衰落。1960年以后,日本电影情况急转直下,整个电影事业处于动荡、混乱和低落状态。原来的六个大公司中,新东宝和大映两家公司分别于1961年及1971年倒闭,产量大为缩小,转为经营发行、经营影院或扩大其它附带事业。
原来日本电影的生产、发行、上映都掌握在大公司手里,但到了70年代,这种情况慢慢地不复存在。特别是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电影的片厂体系面临着全线崩溃,大片厂垄断影坛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一些非电影企业虎视眈眈,伺机蚕食电影市场。
1970年到1980年,正是日本电视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却也是日本电影行业的最低谷,正是王梓钧打入日本电影市场的最好时期。再过几年,也就是80年代以后,经过一系列探索,日本电影人开始整合电影、电视、出版等资源,日本电影就会全面复苏,那个时候进军日本已经晚了。
事实上,再过几个月,角川映画就会成立,并在其后发展出“角川商法”,将出版与电影联系起来,取得了一大突破,为日本电影复苏开了一个好头。
王梓钧与邹文怀在年前的时候,就并购了一家叫做高桥电影株式会社的公司。高桥电影株式会社成立于50年代,那个时候正式日本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创始人高桥三郎原本是个独立导演,在赚了几桶金后,便自组了一家电影公司。
那个时候的日本电影人很幸福,就像几年前的华人导演一样,拍一部赚一部,高桥三郎的公司越做越大,逐渐进入发行领域,并在关东地区建立起一条规模不错的院线。
可是到了60年代中期,高桥电影公司开始走下坡路了,连续的票房惨败让它不堪承受,撑到1972年终于宣布其片场倒闭,只留下了发行与院线业务。
又撑了三年多,由于日本电影业的整体下滑,高桥三郎的发行公司与电影院也渐渐不支,四处找人脱手。
可非电影行业的企业投资电影,要到70年代末的时候才大规模兴起,因为他们都是在看到了角川映画(角川映画是以出版商的身份进军电影行业,角川商法成功后大赚其财)的甜头,想去分一杯羹。此时此刻,除了极具市场前瞻眼光,敢吃螃蟹的人外,是没人愿意接手必定亏本的电影公司的。
邵逸夫之所以不掺和进王梓钧与邹文怀的计划当中,其中除了保守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邵逸夫对日本电影市场当前的情况非常了解——人家日本自己的电影都扑街,你华语电影进入能讨得了好?
王梓钧不信邪,邹文怀也是个敢闯的人,两人派出助手在日本逛了一圈后,便看上了高桥电影株式会社。以每人付出25万美元,并承担原高桥公司一亿日元债务的价格,收购高桥电影公司90的股份。(日元汇率七十年代波动很大,三次升值、两次贬值,此时的日元对美元汇率大概是250:1左右,一亿日元大概相当于1520万台币)。
也就是说,两人总共花了100万美元,买下了一间规模中等的发行公司和31家电影院的九成股份。若非是需要一个人继续运作公司,王梓钧和邹文怀会百分之百的买下来。
这看起来是占的大便宜,其实不然,若两人不做出什么改革的话,那么这些公司和电影院,不但不能赚钱,反而每天都在亏本。
事实上,这些年在日本,像高桥电影株式会社这样的公司,倒闭了不知道多少。要知道五十年代的日本电影公司多如牛毛,但能撑到八十年代日本电影复兴的又有几家?
高桥三郎今年53岁了,导演出身的他当年可是风光无限,如今虽然保留了公司一成的股份,不过也沦为王梓钧和邹文怀的打工者。
说起来,高桥还是幸运的,至少他出售公司不但还清了债务,还拿到了50万美元。
两位华人老板的投资,让高桥三郎很是感激,特别是还给他保留了公司一成股份。对于公司的感情,高桥三郎比任何人都要深,简直就是在当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