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二百八十章:马铮眼中的阎老西(求月票!)
要说现在的中国,虽然国民政府名义上已经统一全国了,但是内里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群雄割据军阀相争,比之东汉末年的三国还要乱。除了老蒋的自己以外,晋绥军、川军、滇军、黔军、东北军、西北军,再加上延安的人马,整个中国依然是一盘散沙,这也是日本为何敢以弹丸之国全面入侵中国的原因之一。
在日本看来他们根本就不是在与一个完整统一的国家在战斗,而是在和一个松散的联盟在战斗,胜利几乎是可以预期的。
而在如此多的军阀里面,要说马铮最欣赏的还是要数晋绥军的缔造者阎锡山。尽管作为民国史上有名的政治人物,阎锡山和老蒋一样,依然没有跳出时代的局限性。但是比之其他军阀而言,阎老西无论是在言行上还是执政水平上都不是其他人所能相比的。
作为留学日本五年的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也是“铁血丈夫团”成员之一的国民党元老,阎锡山是近现代史上对中国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人物。马铮之所以欣赏阎锡山,倒不是因为他手上有几十万大军,而是因为在他的治理下,山西经济民生所取得的发展。
民国初期,阎锡山在山西无不受北洋军阀强大的势力胁迫,并欲图夺取之。此时,阎锡山采取了“保境安民,惟力是视”方策,大力发展民生经济,使得山西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富裕省份。
此外,民国时期,阎老西对山西的国民教育,基层的政权建设,以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制定了宏伟计划。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实施和推广,不像其他地方的军阀只说不做。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即便是现在看来也依然令人惊讶。
阎锡山很早推行国民义务教育,在《人民须知·民智篇》中他说:国民学校的功课。就是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图画、手工等事,有四年功夫就毕业,学下算盘、写信、记账的本事。稍有钱的,再上高等小学校;实在穷的,也可自谋生活。这就是求知识的第一样要事。
与此同时。阎锡山提出了“民德、民智、民财”的三大施政纲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阎锡山大抓了山西的各项建设,工业、农业、农田水利建设都有长足发展,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兵工生产,成绩更为突出。有了这些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才有了抵挡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武装进攻和北伐的成功。
即便是被称之为东北王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曾在山西饮恨,当年张作霖派了20万大军攻打山西,费时8个月,山西依然固若金汤,张大帅只能撤兵而回。
正如1930年的《时代》记述的那样:“作为山西省的‘模范督军’。阎实际上耸立在一个独立王国之中——处于各军阀的包围之中。尽管目前晋西南地区还存在粮食短缺,但阎为1100万人带来了繁荣,在中国,他们最富裕,因而使他显得出类拔萃。阎的嗜好不是女人、酒、鸦片,甚至也不是金钱,而是优质的道路、纺织、防御部队、维持秩序的警察,发展优良的牛、马、耕具、家禽、肥料——所有能为他的乡亲直接带来好处的事物。”
尽管《时代》杂志美化了阎老西,忽略了他对山西人民的剥削,但是在抗战爆发前的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山西确实是全中国少有的安宁之地,而安宁对于此时的中国人来说最为难能可贵。
不过马铮虽然欣赏阎锡山,但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容忍阎老西的无理取闹,摩擦来了那就要反摩擦。就是不知道阎老西的晋绥军能不能承受的起那个损失。
现在想来阎老西对绥察军区也是相当的惊惧,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派心腹爱将杨爱源来归绥探听绥察军区的虚实了。不过这对于马铮所部以及整个八路军何尝又不是一个机会你,只要这场戏演好了,阎锡山搞摩擦的念头想来也就弱了不少,甚至会直接放弃原来的打算,这对于国共双方都好。对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