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28.com,最快更新绍宋最新章节!

    “姓名?”

    “周镔。”

    “哪个庄屯的庄头?”

    “郑州河阴县西河甲字第一屯……”

    二月最后一日,宣德楼西侧第三门前,因为一个特殊序号的出现,包括旁边一名路过的中年绯袍官员在内,许多人都扭过头来,但很快又转过头去,毕竟嘛,总得有这个甲字第一屯,而且就应该是落在河阴的。

    这是因为当年官家收复东京后,就是在河阴搞得阅兵与大聚义。

    “落籍时间?”负责记录的吏员也立即恢复如常。“原籍何处?”

    “建炎三年三月,原籍汝州。”那名唤做周镔的庄头小心以对。

    “时间是对的。”吏员说着终于再度放下笔来,然后蹙额以对。“可汝州这么近,为何不回家?”

    这一问,引得旁边的绯袍官员也重新好奇打量了过来。

    “好让这位押司知道,此事有两个缘故。”那名唤做周镔的庄头见到旁边大官来看,虽然畏缩,却对答如流,似乎读过书一般。“一个是我当时是被裹挟入了逆贼张遇军中,是被赦免安置的,由不得去处;另一个,乃是后来建炎四年许归乡了,一打听才知道,老家整个镇子都被张遇裹挟走了,并不剩下几个男女,便索性就近安生了下来,就地成了家……”

    负责登记的户部吏员听完之后微微叹气,然后低头记录:“那几年都是如此,说是挺远,其实也就三四五年……看你样子,是读过书,又娶了河北浑家,所以才被推成庄头?”

    “是。”周姓庄头答得干脆。

    “我其实晓得你这种人,经历那些事,什么心思都熄了,就只想好好安家。”户部吏员继续低头记录,却又嗤笑以对。“是也不是?”

    “是。”这庄头依然干脆。

    “那好,眼下是这样。”户部吏员收起笑意,正色言道。“我们之前办了开封府的无息屯产贷,多少晓得,如今沿河屯点庄头,如你这般的还是少,更多是御营退下的军士,并不好说话。而你既读过书,又晓得他们深浅心意,且留在此处,替我们做两日交涉……不耽误你三日后取贷,还包吃住,回头你们县中是有一种宣告差事的,一个人对着十个屯,专门给军屯、民屯的庄头说政令、做汇总,钱不多,但事也不多,多少算是个差遣,还有免费的邸报收……要不要来?”

    “押司给脸,如何不来?”周庄头赶紧应声。

    也就是这时,在旁边稍微看了一阵子的中年绯袍官员终于转身,却是在穿过熙熙攘攘的御街,进入斜对面的邸报院后,将刚刚那一幕给抛之脑后。

    这绯袍官员不是别人,正是侍御史李经。

    且说,自古以来就有百官避御史的说法,何况有宋一朝,拥有钳制宰执能力的御史台地位相当之重,而李经又已经是台中地位最高的侍御史呢?

    故此,他一入邸报院内,院中聚集的许多官吏纷纷拱手作揖之余,却也纷纷避让不及。

    年不过三旬有余的李经颇显尴尬,却又只好顺着众人闪出的道路往里走,直到有一人遥遥相呼:

    “是叔易(李经字)吗?来这里坐。”

    李经定睛一看,却见是吏部尚书陈公辅正独坐在院中角落一个长条凳上,不由大喜过望,赶紧上前拱手问候……而陈公辅对面一名绯袍官员也笑眯眯的站起身来,很自然的将座位让给了李经。

    话说,陈公辅虽然是反对道学最起劲的那个,但却是一开始便反对的,而不是后来见风使舵,这就使得陈公辅依然与李纲兄弟在内的许多朝廷少数派保持着离而不决的姿态。

    而且不管如何,双方毕竟还都是东南老乡(李纲、李经兄弟是福建邵武人,陈公辅是台州临海人),都还有政治上的香火情。再加上陈公辅如今位居吏部堂官,地位显赫而重要,而且虽然性情洒脱耿直,年纪却有些偏大。所以,双方之间一直都算是比较体面的。

    “陈公,堂堂天官也要屈尊来等邸报吗?”落座之后,李经立即改了东南口音,苦笑相询,言语中也异常礼貌……这个礼貌更多是给陈公辅的年纪,而非官职。

    “侍御史都能来亲自等,我一个堂官又如何不能来?”陈公辅随口而应,还是那个洒脱性情。“再说了,你看这满院子绯绿,何曾少你我二人?”

    “也是。”李经也望着满院官吏微微叹气。“与其说是这么多人屈尊,倒不如说是如今邸报的分量早就不是一个鸿胪寺下属杂务可比的了……陈公,吏部就没说法吗?”

    “当然有说法。”陈公辅坦诚以对。“但都被都省驳斥下来了,想来是官家抓的紧,不好干涉,且认定了胡铨这人好用。”

    “若是这般。”李经扶着膝盖若有所思。“应该是过两年,等胡铨资历到了,渐渐将邸报扶成司,再升到监……总不至于是部……只是这等要害位置,常年握于一人之手未免会有些私人倾向掺杂其中。”

    “官家正是要借胡铨的私人倾向来掌握邸报。”陈公辅依然有一说一,言语耿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北伐成功之前,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的,就好像几位宰执一般,赵相公固翼实后,张相公一往无前……”

    李经终于沉默了一下,然后忍不住苦笑以对:“陈公也知道这两句话了吗?”

    “虽然不知道今日邸报要说什么,但这两句话却早就传遍了。”陈公辅也跟着笑道。“张相公可不是个能沉住气的人,便是叔易不也是因为张枢相做的暗示才早早来此等着看个究竟吗?”

    李经沉默了一下,没有应声。

    陈公辅笑了一下,也转而看向了院中。

    话说,随着时间越来越逼近傍晚,越来越多的官员纷纷涌入邸报院中,正等待着今日做足了气势的邸报版印出来……和以往不同,如今的邸报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版印作坊,除去一些特定增刊外,每旬都会有一次专门的汇总版印,整整齐齐十六张纸,将一旬的讯息汇集起来,进行大规模版印,以减少成本。

    不过,这种版印之前因为有校对、排版、刻版的存在,少不了各种讯息被提前透漏,也就不大可能出现今日这种现象。

    而这一次,委实是有缘由的:

    首先,当然是张浚张德远的大嘴巴子……这厮那天给赵官家讲了自己的《水浒传》读后感后,得到了一个一往无前的评语,实在是忍不住,所以,在整个二月间,张相公已经通过各种正式非正式的场合把官家给他的这个评语透露出去了几十遍。

    对应的,大家也大概知道了,张相公似乎是弄出了一个了不得的君臣奏对,弄了一个大新闻,只是官家有言语,一时不好透露而已。

    随即,在场的其余几位相公,还有御史中丞李光、开封府尹阎孝忠,以及许多当时在场的近臣,都大约验证了这个消息……而且几乎所有人也都表示,官家应该是有了明确指示,要等推行桑基鱼塘做村屯公产这件事进入正轨后,才会通过邸报将张相公的奏对给刊登出来。

    最后,终于到了二月底,眼看着三月初一的邸报要出来,非但参与校对的太学生不许私自离去传讯,便是宫中都派出了御前班直看守版印房,而这些动作也反过来验证了之前那些说法——张相公真就搞了个大新闻!

    “应该早就印好了。”目光从几名全副武装的御前班直身上扫过,须发花白的陈公辅回头相对自己身前的李经。“只是胡铨这厮故意在拖时间罢了……”

    “他能拖到几时?”年不过三旬有余的李经看了看天色,冷笑以对。

    而陈公辅闻得此言,微微心动,却忽然转了话题:“叔易如今也是绯袍了。”

    李经微微一怔,旋即再笑:“全赖官家恩典。”

    “这倒也是。”陈公辅点点头,然后忽然再问。“既如此,可有外放一任州府的打算?”

    李经心中一惊,张口欲对,但心下百转,终究只能无言以对。

    陈公辅看到对方反应,心下醒悟,却并不追问,只是静待邸报放出。

    话说,二人最后这几句话,看似寥寥,却是真正说到了李经眼下的痛处。

    须知道,御史台改制前只有一个紫袍一个绯袍,分别是御史中丞与侍御史知杂事……前者是事实上的台长,后者是事实上的副台长,只是不长设而已……其余全部是绿袍。

    不过众所周知,如今在位的建炎天子在某些方面素来是大方的,自从他移驾南阳后,大宋朝廷一直在往名实相符这个方向进行断断续续的官制改革,放到御史台这里自然也不例外,御史中丞提到正三品不说,以往的侍御史知杂事这个职务也被直接取消,变成了正经的御史台少丞,为从三品,也是紫袍。

    正所谓水涨船高,随之而来的,是侍御史被直接提为正五品,着绯袍。

    那么李经说是官家恩典,倒真是一点都没错。

    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什么袍子,而在于李经如今既然做到侍御史,前面固然还有一个副台长的位置空着,但从五品到三品,从绯袍直接到紫袍是毫无道理的。那么一般而言,这个时候,如李经这般资历侍御史是没理由不去求一任外放的。

    尤其是李经,年纪才三十出头就做到侍御史这个显赫位置,接下来真的前途远大:

    走运了,完全可以仿效着刑部尚书马伸的路子,哪儿出了点乱子,自请出去宣抚监察,趁势以功劳留下来做一任经略使,再回来便是一任尚书。

    而如果说马伸还有点赶上了三年尚书五年宰相的特殊时期,那再不济,以李经眼下状态来讲,普普通通自请外放一任,也肯定是顶尖的州府,回来也能是个侍郎,然后从容登上秘阁。

    当然了,官袍什么的,到时候肯定也是紫色的了。

    而那个时候,大约算来,这李叔易恐怕还不到四十岁……不到四十岁的紫袍秘阁大员,此生何求?

    但是,谁让李经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呢?

    谁都知道,他是李纲李伯纪的三弟!而且谁也都知道,两人年纪相差极多,与其说是兄弟,不如说是父子那种感情。

    同时,还是谁也都知道,李经虽然是十来年前就中了进士,可他能够飞黄腾达、平步青云,本质上还是因为他是李纲的三弟。

    赵官家也好,远在东南的李纲也罢,只是把李经当成了一个工具人,一个李纲留在朝堂的传声筒。

    那么,他外放不外放,可以是他自己的事情吗?

    就在一红一紫两个东南老乡面对面想事情的时候,随着阳光西斜,邸报院院墙的影子渐渐漫过整个院落,忽然间,版印工房的大门被一起打开,然后便有说不清的力工抬着几十个箩筐走了出来,而箩筐内赫然是一份份尚带着油墨香味的邸报。

    随即,邸报院内众官吏中职务偏低的吏员与部分绿袍小官蜂拥而上,复又与涌出来负责登记的太学生们撞到一起,双方就在走廊处做起交接……个人是没有资格领邸报的,他们需要报上自己的官职和代表的部门方可领取固定数量的邸报。

    陈公辅堂堂吏部尚书,当然不需要亲自排队去领,很快便有吏部相关吏员拿了邸报匆匆给自家堂官送上,而李叔易顾不得体统,直接站起身来到陈公辅身后,便蹭了人家的报纸。

    不过,陈尚书在长凳上打开邸报扫了几眼,须臾之后,便直接起身负手捻着邸报而去,只留下面色发白的侍御史李经,与渐渐沸腾起来的邸报院。

    且不说李经何时反应过来,又何时回去给自家兄长写报告。只说大司士陈公辅背着手拎着邸报出了邸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